close

20100802-00000003-maip-soci-view-000.jpg portplan_n.gif

最近幾天的新聞中

有關桃園一航站的改建整條工程問題

一直出現在各媒體版面,口水到處亂飛

其實這是台灣主政者老早以來的通病

民國六十七年還是六十八年啓用的桃園機場一航站

和現今日本東京成田空港一航站大約是同時期啓用的

這兩個機場的航站大樓在建設上採用了完全不

同的設計,成田空港採用現今與桃園二航站大樓

一樣的設計.也就是出境在樓上.入境在樓下的方式

而當時的中正機場採用的是出入境都在同一樓層

採用出境在北面.入境在南面的設計.然後出境通關及

入境通關剛好就在到達層的上方.而且是呈現交錯

的模式,我第一次利用桃園一航站時真的快被那複檢

的設計搞混了.如果是單純的搭小車要搭機抵達機場

或班機入境桃園搭小車要離開機場,都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若你是搭巴士與公共交通抵達或是要離關機場.就會有

很大的困擾了.因為標示不明顯

有一次要從二航搭全日空去東京.因為早了很長的一段時

間到達,那時在二航站內竟然找不到寄放行李的服務點.

在詢問後才知到在一航站才有行行寄放的服務.而當時

只好拉著行李去找機場內的電車.從二航站的出境大廳

電車還算好找.但當電車抵達一航站時要找到一樓的出

境大廳就是很果難的一件事了,而且從一航站不論在出境

大廳或到入境大廳處就算按指示牌要找機場電車,到最後

還是會找不到,然後放棄搭機場電車改搭機場內巡迴巴士

你會永遠等不到車,車次不按時間發車,只寫著尖峰10~

 30分一班.即然是只在場內做巡迴的運行

為什麼沒有辦法設定準確的發車時間呢?

在日本的公車系統,都可以明確的在候車站牌上明白標示

發車時間了,這一點連統聯的高鐵桃園站到機場都可以作

到了,為何桃園機場做不到

現在一航站的停車場封閉不能使用,開小車的旅客必須將

車輛停放在二航或其他停車場,再利用接駁巴士來搭載

客往返二航停車場與一航站間

 

這原本機場內就有的巡迴巴士系統再加上這個過度時期

的配套設施,根本就是在浪費,為什麼不直接將這些過度

期用的巴士用來增加原本的機場巡迴巴士的班次上.

然後將原本巡迴巴士的路線稍微修改增加停留二航停車場

就好了.

列如:二航站--二航站停車場--一航站這樣的巡環運行.每小時

至少維持六班次來運行.每班次都可做到定時定刻發車.再來視

航班到離的離尖峰來加開班次甚至可以做到五分鐘一班車.

因為這是在機場內的道路運行,而不是在一般道路運行,行車狀

況是可以做到預期和控制的.

再者這次的施工為何一定要全面封閉一航的停車場呢?

為什麼不採半半施工的方式,就像是興建捷運也沒有必須把道路

全封閉才能施工啊

還有這個仍在正常運作中的機場,就算要施工難道這安全圍籬就

不能設置的好看一點嗎?

我們可以在一些百貨公司內看到某些專櫃在做改裝及施工.都會用

全白色的合板將工區整個包覆起來,然後外頭加上完工預想圖或其

他圖案.照片也好,就是不要給人有這裡有在施工的印象.

如果這些工地圍籬可以做的漂亮一點.是可以成一個很好

的廣告空間.台北市不是要舉辦花博嗎?這圍籬可以是成為

花博廣告很好的展示空間的

記得前年去東京時.當時成田二航站的到達大廳對面巴士站

正好有成田新交通的鐵道建設圍籬,上頭就有京成電鐵的廣

告.預告著在2010年的7月往來東京市區與成田空港有新的

交通方式,就讓人不會有不安的感覺.那個圍籬少說至少有2

米高,也不會從外頭就看到內部雜亂無章的工地現場

而我們從新聞報導中看到的桃園機場,用了一般建築工地使用

的圍籬.而且很明顯看出來都是從別處回收再利用的圍籬,回收

再利用沒有不好,這是國家大門的門面啊

使用這種圍籬在一個正常運作的機場裡.感覺就像是來到未開

國家的機場般,給人有落後的感覺

如果桃園機場要給人有新印象應該立刻新建第三航站,未來這一

航站可以規劃為低價航空公司來使用,收取較低的機場使用費來

吸引更多外國的低價航空司司來台設立航點

而我們的機場捷運一直到現在都還沒建立,這是政府的一大恥辱

香港新機場和桃園二航站大樓是同期興建的,人家一座機場從無到

有,還比我們的二航站大樓蓋的還要快,而且連外交通也一併完成

一條新的機場幹線鐵路和機場同時啓用,再來說說今年10月21日

要正式起用的羽田空港新國際線航站大樓.在今天正式完工了,而且

原本就有的兩條機場連絡市區鐵道也同時在新航站大樓設站.還有

八十天這個航站就要啓用了.看看外國的建設規劃再想想我們台灣

的建設規劃.我實在想不通每年有那麼多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拿我

們納稅人所繳的稅金出國訪查.結果回來的施政規劃還是依然存在古

時的思想興模式,先做再說 不行再改 一步一步來 .難到就不能想遠一點,

一次就做到位嗎?

再看看中國大陸的發展,從七十年代開始改革.到現在一些城市的發展

一座一座的冒出頭,可以看出來主政者對政策執行的能力是否果斷果決

的差異性在那裡了.

機場公司化,如果主政者依然是政府派的人馬.這種只換名不換腦的結果

我看也不用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吉川小鋒 的頭像
    吉川小鋒

    吉川小鋒在痞客邦的家

    吉川小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